【编者按】学生餐关乎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,学生餐安全是底线中的底线,不仅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,而且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新华时评《保障学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没有终点》。
今年上半年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开展基础教育“规范管理提升年”行动的通知》,提出深化整治中小学“校园餐”。校园餐的安全是社会普遍关切,让校园餐干净卫生、营养健康,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也是各地一直努力的目标。但食堂绞肉机内发现蛆虫、“鼠头鸭脖”等事件也反映出校园餐仍存在漏洞,必须给予深入且常态化治理。
守护好校园餐的安全,关键在建立健全严谨、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。一些学校校园餐制作和外包送餐过程透明度低,学校管理制度缺位和监督机制弱化,是导致校园餐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。采购、进货查验、食品贮存、加工制作、餐饮具清洗消毒、留样……校园餐相关的全流程都应有详细规定和严格管理。只有打造一个贯穿采购、贮存、加工制作、供应全过程的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,才能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营养师给孩子们讲授营养知识
制度“上了墙”,怎么落实尤为重要。学生要吃安全,这既是底线,更是红线。学校作为校园餐安全的第一道防线,学生餐有问题,首先就要追究校长的责任。有的学校虽声称设立了陪餐制度,却未能充分落实。要让学校对校园餐上心,只有把学校负责人真正摆进去。
从源头上降低校园餐风险,还要靠监督的便利化、日常化。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是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监督手段。在普及过程中,需不断减少监控死角,提高家长随手、随时监督的便利性。有的地方针对校园餐还探索运用“码上监督”“一键举报”等方式,拓展举报渠道。未来应加大监督方式的创新力度,让监督路径更清晰、举报方式更可及,不断提升公众监督的积极性。
保障学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没有终点。唯有用最严格的标准、最负责任的态度、最透明的监督,才能烹饪出放心有温度的校园餐。
集团某中学餐厅的“营养健康角”
集团某学校餐厅电视显示菜品营养成分
深耕学生餐20多年来,健力源始终专注、用心,全力保障学生餐食品安全,提升学生餐服务品质,树立了卓越的服务口碑。未来,让我们秉承“做良心企业,卖放心食品”的核心价值观,坚守“永不满足,勇往直前,争创一流”的企业精神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继续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学生餐服务,努力成为校园餐饮全生态服务的领航者,让每一个孩子吃得安全、健康。
本文来源:“新华时评”